
1996年,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该节日旨在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文明守法,平安回家

说到交通安全
很多人可能会嗤之以鼻
不就是红灯停绿灯行嘛
有什么可特意强调的?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理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交通安全常识教育
并不在意
你确定这些常识你家孩子真的知道吗?
今天蜀黍就带各位家长细数一下
孩子必须掌握的那些交通要领吧
▼
▶有数据表明,在因交通事故致死的未成年人中,5-9岁的孩子占比最高。这是因为他们的视觉感官未完善发育,不能准确估算出汽车的时速和距离。孩子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又容易被周围各种事情所吸引,再加上好动,因此孩子的行为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很容易挣脱家长的手乱跑动。
★★带孩子过马路最正确的方式,不是拉着孩子的手掌,而是牢牢握住孩子的手腕,防止孩子突然挣脱跑开。
★★穿越人行横道时,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步通过,当红灯亮起时如果仍处于人行横道上,不要后退或猛跑,以免发生危险。应注意观察情况同时继续前行,或在道路中心线等待下一绿灯亮起后再行通过。
▶在未成年人交通事故中,由于未成年人的行为不定,在突然横穿马路的情况下,常常会导致汽车驾驶人措手不及,不能及时刹车而酿成悲剧。
★★行人在通过斑马线前,应首先观察是否有信号灯控制,如无信号灯控制,可采用“招招手”的文明手势,提醒司机停车让行,切勿沉迷低头玩手机等行为,忽视道路交通安全。行人在确认车辆停车让行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快速通过斑马线。
▶盲区大致可以分为车内“固定”视线盲区和车外“移动”视线盲区。车内“固定”视线盲区包括车头盲区、A柱遮挡形成的盲区、车尾盲区等。当孩子在盲区内蹲下停留、玩耍时,在驾驶室内无法看到,很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误入盲区,丧命一瞬间。日常出行时,要提醒孩子避免在汽车附近逗留、玩耍,在汽车拐弯时切记要远离,避免被卷入车底。
★★在遇到大货车时,更应特别注意。此外,还要教会孩子盲区何在,孩子才能避开盲区。
(大货车转弯时由于“内轮差”较大,
形成一个致命的“转弯盲区”)
儿童交通安全隐患
远比你想象中严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
★★家长们不可再放任未满12岁的孩子自己骑车外出!

▶电动车骑行者一旦发生事故,头部若与坚硬的路面或电线杆、行道树碰撞,无异于以卵击石。头部受到撞击后,容易出现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搭载孩子骑车外出时,家长和孩子都需确保正确戴好安全头盔,方可上路。

骑行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不能走机动车道,车速不要过快
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下车推行
两辆车并排行驶时不可勾肩搭背
以防发生交通事故
★★未满12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时,要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坐在后排位置。
★★足龄的学生需要正确系上安全带。安全带要尽量系在髋部和胸前,从肩上拉过来,横跨在骨盆和胸腔之上,形成一个水平放置的V字。安全带只可一个人使用,严禁多人共用。
●两个致命错误不能犯●
①不要让孩子单独坐在副驾驶位置或怀抱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因为副驾驶通常会配备安全气囊,发生碰撞时,瞬间弹出的气囊会对孩子的头部和颈椎造成致命伤害。
▲图:实验证明,安全气囊弹出后产生的威力巨大,瞬间击碎西瓜
②不要给孩子使用成人安全带,因为安全带是按照成人身体特征设计的,年龄较低的孩子由于身高所限,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勒伤、割伤孩子颈部,造成伤害。
▲图:实验证明安全带不但不能保护儿童还有可能勒伤脖子
★★儿童好奇心重,喜欢乱按各种按键,车窗升降按键就是其中之一。

<p style=\'font-variant-numeric: normal;font-variant-east-asian: normal;white-space: normal;color: rgb(123, 123, 123);font-size: 11px;text-align: center;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max-width: 100%;min-height: 1em;font-family: 默认,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