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月28日,本该是美国人骄傲自豪的一天,本该是美国政府宣传爱国教育和科技成就的绝佳时刻。
然而,随着一声爆炸,顷刻间,振奋变为惊愕,欢笑化作泪水。
这场惨剧发生的时候,几乎全美所有在校学生都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观看。然而,孩子们看到的却是大人们迅疾、惨烈的死亡。
这场现场直播的著名惨剧,在后来的调查中被列为“美国电视直播史上第四大重要时刻”(911袭击位列第一),这便是是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坠毁事件。
1986年1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航天员,按时在肯尼迪航天中心39B号发射台升空。
起飞仅73秒后,挑战者号便发生了爆炸。爆炸引起的烟尘呈分叉状,不断往上蔓延。
听到爆炸声,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短暂地惊讶了一下。但大多数人仍略带疑惑地追寻飞船的痕迹。发射现场,一位观众的脸上却露出明显担忧的神色。
可能是母女间最心有灵犀吧。这位白发女士的女儿便是挑战者号上唯一一名平民飞行员,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
就在两年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开展了“教师太空计划”。计划将选出一名老师前往太空,与宇航员一起执行任务,并在太空向学生普及太空知识,激发孩子对太空的兴趣。而在数千名报名者中胜出的就是时年37岁的高中女老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她有两名年幼的孩子。
有一名教师宇航员的缘故,挑战者号的发射不仅是美国航天界的重大时刻,也是教育界的一大盛事。
因而,政府和教育界在挑战者号发射前一年便开始造势宣传。学生们早已看过太多克里斯塔·麦考利夫的照片,她的老师形象早已在学生间深入人心。
火箭点火飞船起飞的瞬间,来自麦考利夫高中的师生,还有来自麦考利夫儿子小学的孩子们都欢呼雀跃,送上激动的掌声。
可是一声爆炸后,飞船在哪?老师在哪?人们只看到一条像簇起来的草草“蛇”似的烟尘,这个烟尘迅速扩散,就像一滴墨水滴入水里一样蔓延开来。
二十五秒过去了,播报员才开口说话。在这二十五秒钟里,数百万美国的孩子们盯着他们的教室电视,慢慢开始想明白发生了什么。那位善良、开心的老师是否真的死在了爆炸之中,而她的两个孩子还有她的家人是否一起目睹了她的惨死。
播报员称,航天飞机出现了重大故障。随即他宣布,挑战者号确认已爆炸。
事后的调查发现,导致“挑战者号”事故的原因是太空飞船上的O形圈密封不良,导致火箭推进器内的燃气泄漏,点燃了飞船油箱,并最终引发了爆炸。
令人震惊的是,这场悲剧本可避免:就在发射的前一天晚上,来自美国宇航局某一个承包公司的工程师们曾劝阻上级延缓此次发射行动。工程师们指出,发射地气温骤降。以往的航天飞机发射从来没有在这么冷的气温下进行过。而低温会造成密封航天飞机各部件的橡胶O形圈变硬伸缩性下降从而失灵。然而,经过讨论后,管理人员仍然决定第二天按时发射。
第二天预定发射时间9:38的气温仅为零下3度,发射台的架子上结满了冰柱。
美国宇航局团队决定等冰融化些许后再进行发射,但是挑战者号今天势必要升空。也许是管理者的自大,也许是里根政府的施压,也许是美国宇航局的发射指标,也许是前期巨大的宣传铺垫已将全美国的士气在这一刻抬到最高,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1:38分,离预定时间晚了两个小时后,挑战者号点火发射。
灾难之火被点燃,悲剧已无法避免。
当爆炸发生后,机组成员的舱室与其他部分分离。
机组舱沿弹道弧线继续爬升。在爆炸后约25秒到达最高点,离地2万米。随后,开始自由下落,于两分多钟后以333公里时速撞击大西洋海面,无人生还。
而最令人揪心的是,证据表明7名机组成员没有在瞬间丧生于爆炸,而是有一定可能在坠入大海前仍然保持清醒。
这场实时直播的悲剧让整个美国都陷入了悲痛之中,“人为”的灾难促使美国航天局对安全方面的举措进行了重大的修改灾难。
它让所有人认识到,在人类伟大的太空征途中充满着巨大的艰险。而对于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充满期待的儿童和学生们,亲眼目睹挑战者号的爆炸和坠落,更在他们尚未成熟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关于生命的脆弱,关于人类对科技的求索。